醫師專欄文章-疼痛小教室 [ 坐骨神經炎 ]

坐骨神經炎的預防與建議

坐骨神經炎是什麼?需要手術嗎?

坐骨神經是人體最長、也最大的一條神經,從腰椎延伸至腳底。這條神經在行經過程中,可能因為椎間盤突出、骨刺、肌肉緊繃等原因而被壓迫,導致神經發炎,產生痠、麻、痛一路從腰延伸至腿部的感覺。這種狀況統稱為「坐骨神經痛」或「坐骨神經炎」。

臨床上,大多數的坐骨神經痛不需要手術,可透過保守性治療方式顯著改善。

坐骨神經炎的症狀與壓迫位置

坐骨神經從腰椎3、4、5節穿過脊椎孔後,會在多個部位受到潛在壓迫:

  1. 腰椎部位:可能被突出的椎間盤或骨刺壓迫
  2. 骨盆處:可能受髂腰韌帶壓迫
  3. 臀部肌肉間隙:可能被梨狀肌或臀肌壓迫
  4. 大腿後側:可能被股二頭肌或內收肌群壓迫
  5. 小腿外側:可能被腓骨頭與腓骨肌壓迫

最常見的三個壓迫點為:

  • 椎間盤或骨刺:造成腰部至腿部放射性疼痛
  • 梨狀肌:壓迫神經導致臀部劇痛
  • 腓骨頭:造成小腿外側的麻木與不適

由於每一處壓迫產生的症狀不一,需由醫師進行詳細問診與理學檢查,才能正確診斷。

坐骨神經炎的治療方式

保守治療是首選,大多數病人不需動刀。

  1. 物理治療:椎牽引、熱敷、電療、徒手治療
  2. 運動治療:腰椎穩定運動、核心肌群訓練、下肢肌力強化

若三個月保守療法無效,可考慮再生療法:

  1. 高濃度葡萄糖水
  2. 自體血小板生長因子(PRP)
  3. 羊膜生長因子注射

這些療法可透過高階超音波導引,精準注射至病灶處,活化修復反應,減輕疼痛。但仍需醫師評估適用性,並非每位患者皆適合。

日常保健建議
  1. 避免長時間久坐或維持同一姿勢
  2. 培養核心肌群的穩定度
  3. 定期做腿後側與臀部伸展運動
  4. 保持理想體重,減輕脊椎壓力
飲食建議

可適量補充對神經與肌肉修復有幫助的營養素:

  1. 維生素B群:促進神經修復與減輕神經痛,如糙米、雞蛋、深綠色蔬菜
  2. Omega-3脂肪酸:具抗發炎效果,如深海魚、亞麻仁籽、核桃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